kaiyun首页在中国的南海之滨,海南省三亚市北部,坐落着蜈支洲岛。这个如今备受游客青睐的旅游胜地,在过去却因渔业捕捞、陆源污染及水产养殖等人为活动,珊瑚礁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珊瑚覆盖率大幅下降。
面对这一问题,蜈支洲岛在保护与开发建设过程中,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珊瑚礁保护修复工作置于首位,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共赢。
回顾历史,上世纪末期的蜈支洲岛曾是一个无人小岛,过度的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给这片海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珊瑚礁作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其退化和破碎化不仅影响了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也对渔业资源和海岛生态造成了长远的影响。面对这样的挑战,蜈支洲岛人深知,唯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坚定的决心,才能让这片海域重现生机。
在保护优先、源头管控的原则下,蜈支洲岛自2010年起便开始了海洋生态的修复之旅。定期清理海洋垃圾、开展珊瑚修复、增殖放流以及投放人工鱼礁等措施多管齐下,力求恢复海洋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岛上实施了严格的环保管控措施,包括禁止砍伐树木、禁止捕捞、全岛禁烟、全面禁塑等,确保低碳、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科学设计、持续修复是蜈支洲岛生态恢复的关键。岛方与多所大学及科研院所紧密合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创新性地研发了多种珊瑚苗圃和人工礁体,有效提高了珊瑚的存活率和覆盖率。多年的努力换来了显著的成效:珊瑚覆盖率从15%提升至37.08%,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功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推动生态修复的同时,蜈支洲岛还积极探索“旅游+公益”的新模式,通过推出各种海洋保护公益项目和科普教育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海洋保护的行动中来。这不仅提升了公众对海洋生态的关注度,也为珊瑚礁生态系统的长期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摸清本底、科学管护是确保生态修复效果持久的关键。蜈支洲岛对周边海域的珊瑚礁生态系统进行了全面普查,并建立了完善的废弃物管理体系和珊瑚移植后的定期养护计划。通过精细化管理和长期监测评估,确保了珊瑚礁生态得到日常的保护与管理。
经过多年的努力,蜈支洲岛及其周边海域已经打造成了一个美丽的海底花园,不仅荣获了多项荣誉,还成为了全国著名的热带海岛生态旅游胜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同发展,使得蜈支洲岛成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热带海洋岛屿保护发展模式的典范。
如今,当你潜入蜈支洲岛的海域,你会被眼前五彩斑斓的珊瑚世界所震撼。各种形态的珊瑚与五彩斑斓的热带鱼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态系统,这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好见证。